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上镀上一层镍的方法,称为镀镍。
镀镍分电镀镍和化学镀镍。电镀镍是在由镍盐(称主盐)、导电盐、pH缓冲剂、润湿剂组成的电解液中,阳极用金属镍,阴极为镀件,通以直流电,在阴极(镀件)上沉积上一层均匀、致密的镍镀层。
镍是具有银白色光泽的金属,硬度高,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,在空气中易钝化而不易被腐蚀,常温下能很好地抵抗水、大气和碱的腐蚀。
镍镀层易抛光,经抛光后有光泽的外表。
各种光亮剂的使用使镀镍可以直接从镀槽中获得全光亮的镀层。
从电化学的角度看,对铁来讲,镍的电极电位较正,特别是由于镍具有特别强烈的钝化性,它的电极电位更趋向予正,因此镍镀层对铁来说是“阴极性镀层”,不起电化学保护作用,镍镀层只有在没有孔隙的情况下,才能保护基体金属(铁和铁合金)免受腐蚀。
镍镀层具有或多或少的孔隙,特别是当镀层很薄时更为突出,这也是镍镀层的缺点,所以在钢铁制品上镀一层镍,特别是当镀层很薄时,钢铁制品容易生锈。
目前在镀镍层体系中都是应用多层镀来克服这个缺点的。
光亮镀镍使用的光亮剂很多,按照长期实践经验的归纳,一般将各种光亮剂分为两类,即初级光亮剂(或称类光亮剂)和次级光亮剂(或称第二类光亮剂),它们各有什么特性呢?
初级光亮剂具有显著减低镍层晶粒尺寸的作用,使镍层产生某种程度的光泽,但不能产生镜面而光亮的镀层。
同时,镍层的延展性能良好,这是因为这类光亮剂常使镀层产生压应力,抵消了一般镍层中常存在的张应力。初级光亮剂对阴极电位的影响比次级光亮剂小,初级光亮剂使镀层结晶细致,光泽比较均匀,在电流密度大的地方,镀层也显光泽。